- 访“智慧能源云”缔造者,朗德华总经理姜永东
中华龙大德行天下--姜永东和他的朗德华
LONGDHUA源自姜永东“中华龙大的行天下”,之所以这样定语源自姜永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信仰和独特见解,希望朗德华公司能逐步达到“周易”讲的“飞龙在天”,为国家和社会在节能减排领域贡献应尽义务和责任。
创始人:姜永东 先生 朗德华自控 创始人
20余项专利发明人
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节能所所长
中国节能协会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注册专家委员
中国节能专家联盟网专家委员
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中关村云计算联盟、中关村物联网联盟、中关村移动互联联盟等专家会员
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理事长
数据资料:2008年的建筑能耗建筑能耗包括建造过程的能耗和使用过程的能耗。其中建筑使用能耗是在建筑中的采暖、空调、电气、照明、炊事、热水供应设备等所消耗的能源。建筑能耗约占我国社会总能耗的28%,据建设部测算,2020年-2030年左右,我国建筑能耗将占社会总能耗的30%-40%,超过工业,成为全社会第一能耗大户。根据北京市建委和市发改委对北京市建筑能源审计的相关统计表明:北京市现有建筑面积5.2亿平米,其中住宅建筑3.6亿平米,非住宅公共建筑1.6亿平米。在非住宅公共建筑中;大型公共建筑3000多万平米。目前大型公共建筑的单位面积年平均耗电量为120kwh,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20倍。按照现有的能耗指标推算,北京市仅大型公共建筑的全年电耗就会高达近50亿kWh,这将对北京市的能源供应造成巨大压力,并制约北京市的经济发展。
建筑能源监测的“都市”困局
如资料所说:如果能实现建筑节能的一体化监测管理,就实现了一个城市30%-40%的社会总耗能的综合治理。当前全国各地能源需求不均衡且供应紧张,从城市内部消耗源进行监测治理,降低整个城市的能耗量级,是每一个城市都在积极应对的任务。
2012年3月7日发布的《智慧北京行动纲要》中就明确要求完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智能监控”,并细化说明为:“建设智能城市生命线管理体系,推广智能电表、智能水表、智能燃气表和供热计量器具,形成智能的电力、水资源和燃气等控制网络。完善节能监测体系,实现对工业、交通及大型公共建筑、公共机构等主要用能(领域)及场所、单位的能耗监测”。
然而,要完成整个城市的“资源智能监控”很难,单单给一栋栋楼宇安装上成千上万件节能产品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在于必须完成对这千万个能耗节点实施“一体化监测管控”,这种管控要求同步监测水、电、燃气、供热等能耗节点,若实现真正节能还需要监测相关的环境参数和设备运行参数,并要求实现对所有这些节点的信息采集、统计、分析、优化、资源调配。难题是:这些节点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分管于不同的单位、产品来自不同的厂家、没有预设统一的标准,要实现这种跨领域、跨部门、跨行业、跨产品、跨标准、海量的信息收集与整合,几乎就是无法完成的任务!怎么整合?谁来整合?各地城市在推进这个任务时无处落脚、举步维艰。
“智慧能源云”---解码城市能源管控
听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的张建宁秘书长介绍,北京朗德华公司已经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我们带着好奇之心和学习的目的拜访了“智慧能源云”缔造者-朗德华总经理姜永东先生。
记者:“智慧能源云”的概念是什么?或者说它能做什么?
姜总:“智慧能源云”是指利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建筑、工业、交通等各个领域的单栋建筑、建筑群落以及跨区域建筑群落(包括IDC机房),提供城市区域和建筑群落的能源管控和优化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能源云”可支持十万栋级别城市智能建筑群能源管控,实现建筑群内水\电\气\热\油等全部能源数据和温度、湿度、光照、气候环境参数及设备运行参数的采集、存储、分析、应用和能耗仿真,为实现城市建筑节能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撑。
具体来讲,就是将大量分散在城市各区域成千上万个用能及能耗节点,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汇集、分析和处理,进行排序、优化、控制和合理调配,形成建筑群落和区域分布式能源的整体控制、优化、服务与再分配的体系平台,并将城市区域和建筑群落的所有能耗、控制等信息采集、分析、统计和处理,反馈至IP物联网自适应控制系统,实现整体化的能源管理和智能化控制功能,为能源总量控制提供真实的数据支持。
图1.“智慧能源云平台”管控架构
图2、“智慧能源云平台”用户架构
记者:“智慧能源云” 是如何实现在不同品牌设备上进行信息采集的?又如何能将千万个节点精确定位以实现针对性的管控?
姜总:这得益于云计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大发展,朗德华利用物联网技术研发成功一套带有全球唯一身份识别,且与主流产品互通、互换、互联的新型能源智慧化控制系统。可实现能源数据、环境参数和设备运行参数跨区域、跨系统、跨专业的融合交互,各控制设备除具有应有的能源数据自动化、优化、发送和传输功能外,还同时具有数据分层存储、处理和分析功能,在遵循“物物相联,智慧协同”的功能下,达到自我优化和调配,实现“智慧能源控制和优化系统“。
图3、朗德华基于物联网架构的产品体系
记者:为什么是朗德华做成了这件事儿,市场竞争力如何?
姜总:朗德华公司多年来秉承专心、专注、专业的精神,多年来潜心研究节能核心技术,攻破一道道难关,拥有国际、国内发明专利28项,成功将现代IT信息化和节能减排技术完美对接,实现了IT自动化在节能减排和智能化领域的创新应用,解决了能源数据跨区域、跨系统、跨专业的系统融合难题,达到了低投入、高产出、有效便捷扩展的节能效果,创建了行业应用新篇章。
朗德华自控公司做为国际首家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能源管控和节能减排领域的中国企业,国内第一家IP物联网自适应控制系统研发和生产商,暂无同类的竞争对手存在。
记者:目前的公司产品的市场推广情况怎样?反馈效果如何?
姜总:朗德华产品自2010年4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以来,已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其中包括中关村软件园、无锡惠山软件园、苏宁集团南京总部等区域及建筑群落智能化与能源管控;海南万丽酒店、北京创新大厦、北京机场希尔顿酒店、北京机场朗豪酒店等单栋建筑智能化与能源管控;北京延庆太阳能示范园的分布式能源信息化控制。
记者:“智慧能源云”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对社会民生有哪些利好?
姜总:“智慧能源云” 主要应用方向是“智慧城市”中的关键环节“智慧能源”管控领域,为建筑、工业、交通等各个领域建筑节能提供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能源管理控制解决方案,解决城市能源需求侧整体化管理、优化、控制和再分配问题。“智慧能源云”使跨区域甚至整个城市的能源管控得以实现,未来将以现代服务业方式发挥越来越大的节能减排实际效益,为社会、企业和服务公司创造多方共赢局面。
节能减排工作的需求和期望在不断变化,市场的竞争、科技的进步等,都在促使改造项目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城市节能减排改造工作的永恒目标。当今需要三大转型,一是从直觉性向系统性的战略转型;二是从粗放式管理向集成管理转型;三是从城市能源管理从单栋建筑管理向区域管理转型。“十二五”期间,只有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这三大转型,整体上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成功转型,才能确保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当云计算和物联网嵌入智能建筑,力量如此强大
采访结束时,我们有幸观看了朗德华的“跨区域能源管控中心”,像朗德华用物联网构架IP化节点、用万能接口解决市场不同产品的兼容问题一样,朗德华在“智慧能源云平台”的管理上也采用开源的万能接口方式,整个界面清晰的显示着朗德华服务的每一个客户端管理入口,进而展示城市中某一个建筑群落、某一栋单体建筑、某一个能耗节点,可以轻松实现对所有IP化节点能耗信息的时时监测和采集,客户可以像加入QQ群一样轻松决定是自己管控或委托朗德华代为管控。在这个体系下,可以想象即使是整个城市的能源管控都可以在“智慧能源云管控中心”的后台管理上轻松实现采集、管理、优化、控制和再分配“一站式”服务。当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交锋建筑节能,力量竟如此强大!
图4、“智慧能源云平台”融合要素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视 点
![]() |
太阳能企业跑马圈地 小企业面临行业洗牌 随着山东桑乐太阳能有限公司近日… ![]() |
![]() |
访 谈
![]() |
会计师事务所中的“绿色专注者” 2011年4月21日,中国绿色科技(C…详情>> |
![]() |
论 文
专 题
